作者:opple 时间:2023-01-13 阅读:()
《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材是全日制培智学校学校教科书(试用本)看图读拼音识字5中的内容。这一课共有六幅图、四个音节、和四个生字。本课时学习生字“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由于我校目前正在进行智障学生低年级语文生活化校本教材课题研究,所以我在本课基础上要求学生认识“大米” 、“小米” 、“玉米”三个词语,复习学过的“大” 、“小”两个字,认识“玉”字,学会“米”字,正确书写“米”字。熟练说句子“我爱吃――”。
二、学情分析
本班同学入学不足三个月时间,从无拘无束到跟随教师上课,他们刚刚适应学校生活。班级10名学生中,7男3女。他们入学时间短,认知能力有限,但他们都来自农村,对本课时要求识记的大米、小米、玉米,并不陌生,要求学生说的句子也是学生天天都见到的,经常吃到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
三、学习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A.轻度智障学生目标:
1.复习汉语拼音和大小两个字。
2.观察画面,弄懂图意,对照图意学会生字“米”,正确书写“米”,认识生字“玉”。
3.认识本课学习的三种粮食,了解这三种粮食做成的食品。
B. 重度智障学生目标:
1.复习大小两个字。
2.观察画面,弄懂图意,认识生字“玉”和“米”。
3.认识三种粮食。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生说出通顺、流利的话。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细心观察。珍惜农民的劳动,不浪费粮食。
四、教学重点:学会三个词语,能流利地说句子。
五、教学难点:流利地说句子,正确书写“米”。
六、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师生平等和谐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
七、多媒体的应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前准备好水稻、谷子、玉米生长的课件,看画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表现欲望。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引出新授内容。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请来了三位粮食宝宝,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师出示分别装有大米、小米、玉米的三个盒子:同学们,这三位粮食宝宝就分别藏在这三个盒子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他们。
师请同学逐个打开盒子,同学们一起看,说出是哪种粮食宝宝。(大米、玉米对智障同学们来说很熟悉,不难回答。可能大多同学对小米不熟悉。)
看后教师总结:看来,有的同学对这些粮食宝宝很熟,有的同学还不熟,不要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三个粮食宝宝。有信心吗?自己为自己加一下油!
(二)看一看,说一说
1.学习“大米”
(1)师出示大米实物。问这是哪位粮食宝宝呢?你认识它吗?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
生:这是大米。(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何山、孙陈旭口语很差,只要求他们说出“大米”一词即可,矫健双唇音发不好,“米”字要纠正发音。)
dàmǐ
师板书:大米
齐读词语,再逐个学生读词语,纠正口吃不清同学的发音。
(2).师:同学们知道“大米”这个粮食宝宝来自于哪里吗?它是从哪种农作物中长出来的?(有的同学知道,有的同学可能不知道)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大屏幕。
师出示带有水稻和大米两幅图以及大米字样的课件。师生共同看画面认识水稻,农村孩子都见过水稻,容易理解。了解大米是水稻长出来的,稻子磨出来的米就是大米。
(3).同学们知道粮食宝宝“大米”都能做成哪些食品吗?你吃的`什么食物是由大米做的?
生:大米饭是大米做的。(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
生:大米粥是大米做的。
生:大米花是大米做的。
生:粽子是大米做的。
……
大屏幕出现带有以上食物的课件。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