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课件

新人教版六下数学负数教学设计

作者:opple 时间:2023-01-10 阅读:()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鄙薄流俗的情怀和他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考你们的课外知识,怎么样?

  A.“岁寒三友”是哪“三友”?B、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

  预设《青松》、《竹石》、《梅花》。

  师:在岁寒三友中,松是坚贞不屈的典范;竹是一个顽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象征;而梅呢,傲霜斗雪,芳香高雅。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岁寒三友: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2.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

  3.读课题。

  释题:墨梅,就是王冕用墨画的一株梅花树。

  简介诗人:王冕是元朝的诗人和画家,多才多艺。他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

  二、读诗

  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读。读准“砚、痕”这两个字的读音。

  3.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XX/XX/XXX/。

  4.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

  A.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学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1)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淡墨、痕、清气、乾坤。

  (2)交流每句诗的意思。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3)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读懂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

  可能提出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鲜艳的梅花?

  (2)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

  (3)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

  师小结:

  四、品诗

  1.品“淡墨”。

  (1)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赏?(出示: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

  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样子?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吗?

  (2)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

  生说: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

  (3)出示《墨梅图》。这就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图》,仔细观察一下,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生说:素洁、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气……

  (4)指导朗读:你们说的老师深有同感。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

  指点:“淡墨痕”淡雅的,要读得轻一点。

  2.品“清气”。

  (1)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不懂,“墨梅”这样做心里是怎样想的?揣摩一下,谁来帮一帮老师?

  指生说。

  现在明白“不要人夸好颜色”了吗?指生说。

  (2)正如诗中所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谢谢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读懂了“墨梅”。

  3.品读。

  过渡:(对照板书)这梅花是痕迹一般的淡墨色,但却素洁高雅,而又清香怡人。可这是一幅画呀,“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谁已经明白你们提出的问题了?生回答。

  (1)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读,让墨梅的形象走进你的心中吧。生自读。

  (2)把书扣在桌上,闭上眼睛,让你的思维跨越时空,让你的想像飞起来,飞到元代王冕家的小院子里(老师的语气要饱含深情,有一种静谧之感)。(师将古诗编成一个简短的故事,讲述给学生听)

  五、品诗人

  过渡:看得出同学们都陶醉于这梅香中了。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竹石》等诗,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墨梅》与这首诗对照一下,有什么相同之处?(板书:借物喻人,借物言志)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