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1-05 阅读:()
2、 师生同赏
⑴小声读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填在表格中并写出喜欢的理由。(师生分组同时进行以春草图的`描写为例)
喜欢的词语 ⑴嫩嫩的、绿绿的、⑵偷偷地、钻⑶ 理由:⑴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⑵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喜欢的句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理由: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春草欢乐图。
⑵分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说喜欢的理由(老师参与在一个小组内)
⑶全班交流,生先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师交流并总结。
3、 师生同写
师生读最后一组排比句,仿照“春天像~~~~”写一组比喻或拟人句构成排比,看谁写得多、写得好。
4、 师生同绘
出示画板,共同描绘美好的春景图。(重点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然后描画)
三、 精彩展台
同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春天在哪里》,唱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说:春天究竟在哪里?或在哪里能找到春天?或在你眼中春天应该是怎样的(描绘你眼中的春天)?
四、 友情链接
作业布置:
⑴课外在网上查阅朱自清简介及他的作品,把其简介及作品篇名写在摘抄本上。
⑵在网上查阅并摘抄描写春天的诗或文章,并在读书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篇17:《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智育目标]: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惯等简单知识。
[素质发展目标]: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有感情的,能用欢快、自豪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教学难点]:。将歌曲中需要唱长的两拍的乐句唱准。
教学准备
节奏卡片、多媒体
学生活动设计
演唱歌曲。
(一)导入
老师给同学们介绍有关鄂伦春族的相关知识,。
出示鄂伦春族的图片,介绍鄂伦春居住的大兴安岭,让学生了解在那保山护林的重要性。
(二)范唱
1、老师范唱
2、学生安静地聆听
3、对老师的范唱做出自己的评价。
(三)学唱歌曲
1、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打拍)
2、跟着老师学唱歌曲。
(1)提出要求:咬字、吐字要清楚;时值两拍的音符要唱准。
(2)教师启发学生区分前后两乐句只有一个音不同,并在不同的音上涂上不同的颜色。
3、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4、如果你是鄂伦春族的小朋友,你会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呢?
分组讨论,互相交流。
5、分小组演唱,其他同学评价。
四)练习
用线连一连,请同学们不仅从曲调上区分《乃哟乃》与《勇敢的鄂伦春》的不同,还可以从服装上区分。
复习歌曲《乃哟乃》与《勇敢的鄂伦春》后由学生自己完成。
(五)小结延伸
本单元我们学了几个民族的歌曲,
你还知道哪几个民族的名称?
谁还会唱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
教学反思:
《勇敢的鄂伦春》是一首家喻户晓的鄂伦春族民歌,在本节课中我主要以情景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课件,设境悟情,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为了能让他们在美中学,乐中学,并且良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整堂课,我力求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完成,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情景,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能够愉快的学习,尽情的表演创造,身心都有一种“美”的感觉。我尽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去表达,用自己的肢体去表演,让学生在音乐中自由翱翔。
篇18:《春》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非常美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指读)你读的真美,谁也来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好!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学生齐读)
27/29 首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