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1-04 阅读:()
琶音部分
在浏阳河的琶音部分有两种弹法,一种是左右手各弹四个音交替进行;一种是右手大指只负责每句的`第一个音即主旋律音,其余的音则由左手完成。不论用那种弹法都需要将乐曲的旋律突出,琶音部分力度需轻于主旋律音,但每个音都要求表现的清晰流畅,这样弹出的乐曲才有起伏、才有韵味。
琶音在运用到曲子以前,需要一段系统的学习和练习,不要急于弹曲子,要先打好扎实的基本功,这样在弹奏曲子时可以保证每个手指正确的弹奏姿势和发力技巧,从而更好地运用琶音来表现乐曲。
【教学目标】
1、能熟练演唱《浏阳河》的一二两段,并引导学生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现。
2、通过学唱《浏阳河》与欣赏新民歌《又唱浏阳河》,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情绪体验,爱国思乡的情怀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在通过学生自主演绎歌曲之后,通过类比欣赏《又唱浏阳河》和奥运歌曲《永远的朋友》,让学生多元化了解同一乐思在不同音乐作品中产生的不同风格和音乐感觉。
【教学重点】
1、能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找到同一乐思在不同歌曲的运用,提高音乐感受力。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情境法、对比法、探讨法、合作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师:我们中国拥有无以数计的江河湖海,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的人和歌,今天老师会带大家跟随音乐一起走入一条十曲九弯、碧波荡漾的河流,请欣赏同一首曲子的不同表现形式,听完后说说他们的演唱或演奏形式分别是什么?这条河流名叫什么?
(欣赏男声独唱,钢琴独奏,古筝独奏)
生:回答
2、师:你觉得这段旋律情绪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生:抒情、舒展、流畅……
二、歌曲新授——创造表现
1、师:(评价)不同的表现形式,却都在传唱着相同的旋律,他们在歌唱着他们的母亲河,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浏阳河畔的歌声,仔细听,这首浏阳河两段歌词有什么联系。(欣赏歌曲)
生:对答或问答式
2、师:这也是唱民歌的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待会我们也可以用这些方式来进行表演。以前我们所唱的歌曲中还有哪些也是这种方式?
生:对花、什么结籽高又高。
3、师:其实民歌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演唱形式,比如我唱你来合。今天老师也想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合作。(出示课件)在前三句的句尾加上重复的字词。(师范唱,生伴唱)。
(1)师范唱,生按节奏说
(2)既然是我唱你来和,那光说不唱多没劲啊,老师也来做个伴唱,仔细听,老师的伴唱有什么特点吗?(加入音高,用棒指谱)
生:重复前一句句尾的音,只有第三处不一样。音是向上走的。
(3)师: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那你们能试试跟老师的琴来唱一唱和的部分吗?(师范唱,生来和,纠正第三个音)评价
4、师:这首歌曲问世后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今天让我们来唱一唱这动人的旋律吧。
(1)听乐句模唱
(2)摇着船桨荡舟在浏阳河上,似乎能感受到浪头一波一波的涌动。同学们,那我们唱歌的声音是不是也能来找一找这一推一收的感觉。(师示范一两句)
(4)这首歌曲中略为上扬又比较舒展,可以作为小高潮的部分在哪里?应该怎样唱?
(抠一抠最后两句演唱的旋律感觉)
(4)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和清晰的吐字)
(5)师:评价,能否将第二段歌词填进去唱一唱。最后一句翻高八度演唱,很多民歌都采用这种方式来结束,(尝试唱最后一句的乐谱,最后一句作为结束句就象一叶小舟穿行在浏阳河上渐行渐远的感觉。渐弱渐慢)将词填进去唱一唱,提醒学生在延长音后轻换一口气。
(6)完整演唱,注意歌曲的情绪(带有歌颂性的)
(7)师:之前我们欣赏过各种形式的《浏阳河》,我们能否用自己的演唱形式来丰富、表现这首歌曲呢。你有什么想法呢?老师想在你们创意中挑选一到两种来尝试着演唱哦,其他同学也可以仔细聆听,选出你所喜欢的方式。
3/1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