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1-03 阅读:()
归纳:锐角三角形有 条高,它们相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 ;
直角三角形有 条高 ,它们相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 ;
钝角三 角形有 条高,它们所在直线相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 .
注意:三角形的高是线段.
(几何语言) ∵AD是ΔABC上的高,
∴AD⊥BC (∠ADB=∠ADC=90).
逆向:∵AD⊥BC垂足是D,
∴AD是ΔABC的边 BC 上的高.
几何语言表达可在学完三个定义之后统一学习.便于学生比较记忆形成知识结构.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由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补充说明:要养成习惯,画好高线后,随手标明垂直的记号和垂足的字母.
师生活动:结合具体图形,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几何符号和几何语言的熟悉.
3.类比学习,掌握几何探究的基本方法
用相同的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
师生活动:与高线的探究类似.
人教新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4: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
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引发思维。
2、组织讨论,深化思维。
3、加强练习,发展思维。
预习作业:
1、欣赏P1的图片,你发现了这些图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同桌互相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
3、仔细观察例1中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怎么画对称图形吗?
4、试着在例2的格子图片上画一画
5、你能用预习到的知识用纸来折、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二、例题1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三、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四、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2、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五、练习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1)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3、课内练习一-----第1、2题。
4、课外作业:通过丰富的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实例,让学生欣赏并体会轴对称,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更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5、《新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进行有效的数
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每个学生亲自实践,积极思考,体会活动的乐趣,在乐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学会且应用新知。
板书设计: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篇5: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初二数学上册教案: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三角形中相关元素的概念、按边分类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内容解析
三角形是一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是认识其他图形的基础,在本章中,学好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为进一步学习多边形的相关内容打好基础,本节主要介绍与三角形的的概念、按边分类和三角形三边关系,使学生对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3/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