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八年级上册《陋室铭》说课稿

作者:opple 时间:2022-12-31 阅读:()

  五、课堂检测:默写短文

  六、课堂总结。

  七、作业:《高效课堂》相关练习。

  王仁洪

  篇7:《陋室铭》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

  《陋室铭》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一、背景导入新课:

  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的刘禹锡,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为安徽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二、文体常识:1、简介铭、座右铭、墓志铭2、简介作者:刘禹锡

  三、展示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全文。2、体会并读出作者的高尚品质。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4、掌握文中的常见的文言词语。

  四、自学指导一:读通读顺课文,学生先听读再自读课文。

  1、要求:(1)、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3)、读懂大意。

  2、检测字音:惟吾德馨鸿儒苔痕案牍

  3、试找出文中的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Ing

  五、自学指导二:小组合作疏通大意。

  1、重点词语:德馨:鸿儒:白丁:案牍:劳:乱

  2、小组合作说说大意,指名学生翻译课文。

  六、自学指导三:根据图片提示,背诵课文。形式:1、学生接龙2、学生抢背

  七、自学指导四:探究本文的写法。

  托物言志--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

  物→志陋室→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七、课堂检测:1、用原文语句填空

  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开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接着以“_________”一句统领全篇。下文则用“_____

  _________________”写室外环境之雅,用“_________________”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用“_______________”写室中的生活之雅。结尾再用“____________”予以强调,表达出室主人_________的节操和_________的情怀。

  2、虚词“之”的用法:

  (1)无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2)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3、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乐声使两耳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

  (5)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八、课堂小结:(略)

  九、作业:1.完成练习册和高效课堂作业;2.试着来学习习周敦颐的《爱莲说》。

  留心

  篇8:陋室铭说课稿

  陋室铭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陋室铭》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第二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构思巧妙、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本文作者自述其志,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

  二、说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技能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