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2-12-27 阅读:()
难点:尝试画出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对画面进行合理组织。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初步感知——讨论探究——乐中体验——知识扩展——情感升华
互动
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一共分四大板块:一、认识线条;二、线条的变化;三、学生创作;四、作品展示、评价。通过教师一步步引导,循序渐进,一步步深入体会线条魅力。
三、说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一共分四大板块:
(一)认识线条;
(二)线条的变化;
(三)学生创作;
(四)作品展示、评价。
1、导入。出示充满线条的图片,让学生找找图片中你看到了哪些线条?引出课题“线条的魅力”。
2、讲授新课。
(1)认识线条——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
师:除了刚才图中看到的线条,你还说的出其它的线条吗?
让学生思考,寻找线条。
得出世上的线条有很多种,为了便于认识,我们可以把线条简单地分为直线、曲线和折线三种。
(2)欣赏图片。
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千变万化的线条!感受线条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3)说一说,画一画。
画线条,让学生体验乐趣。从短线变成长线,过度到线的变化。
(4)体验、尝试线的变化。
3、欣赏作品
从欣赏中外美术家的作品到欣赏身边学生作品,让学生感受线的魅力。
A:吴冠中:运用简单的线条,通过线的粗细、虚实变化表现的紫藤,非常有韵律的`一幅画。
B:荷兰有位画家凡高,他善于用线描绘身边的事物,右边这张用曲线表现的树看上去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表现出植物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C:欣赏完了中外大师的作品,我们再看一下身边同学的作品。(欣赏学生作品)
4、教师示范。
师:那如何对各种线进行组合才能表现出线条的魅力呢?接下来看一看老师是如何运用线条来表现一个花瓶的。
5、学生创作。
师:看了老师画之后,是不是自己也很想动手画画呢?接下来我们自己也来尝试下,用有粗细、疏密、长短、曲直变化的线条为下面的图形穿上花衣裳。
(从实践中体验线条的魅力。)
(1)提供学生一些简单花瓶图形,让学生用线来装饰。(可以用色彩笔、黑色水笔来创作)
(2)教师巡视指导。
6、作品展示、评价、小结。
(1)以小组的形式展示在小组的展板上,由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每小组中最优秀的作品,并让一两位学生说说理由,好在哪。教师总结,给每组中最优秀的学生奖励一张教师课前画好的线描作品一张。
(2)师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不同线条的各种魅力。
只要我们认真观察身边的所有事物,都可以发现它们的美。
就像罗丹所说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千变万化的线条创造出千变万化的事物,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美、增添乐趣!)
7、知识拓展。
要求学生可在课余多做有关线条的练习,用各种各样不同的线条描绘我们缤纷的世界。
四、小结
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活跃;从教学效果看,知识目标完全达到,能力、发展和情感目标基本实现。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篇6:《会动的线条》美术说课稿
《会动的线条》美术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是小学美术知识线条系列中的一个内容。线条是点移动所形成的轨迹,由于点移动方向和速度的不同,产生不同形状和特点的线条,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线条随着儿童涂鸦的开始,伴随儿童的成长,逐渐成为孩子们表达内心世界的主要手段。通过本课教学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条,理解感受线条的节奏感,激发他们大胆运用各种各样的线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创作出个性化的美术作品。结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学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6/20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