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材说课稿

作者:opple 时间:2022-12-27 阅读:()

  《面具》是小学三年级的一堂制作课。在上一个课时的学习中他们学习了画动物和人物的头部特征,为学习本课打下了基础,体现了由浅入深的训练过程。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实际能力,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的及重点、难点。

  三、说目标

  1、知识目的:通过欣赏各式各样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来源,发展及其形式美。

  2、能力目的:创作并制作独特的面具作品,培养学生利用材料进行设计制作的能力。

  3、情感目的: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四、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和制作独特的面具作品。

  难点:通过面具的设计和制作,使学生了解民间面具艺术,培养想象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绘制面具的技能。

  五、说教具与学具

  教具:课件、范作、演示用品。

  学具:剪刀、胶水、彩色纸、彩色笔、油画棒等。

  六、说教法

  直观教学法、欣赏分析法

  七、说学法

  自主探究法

  八、说教学流程

  1、用游戏入境的方式导入新课。

  3个头戴面具的学生相继出场,此时,教师问:“谁知道他们脸上戴的是什么?”学生讨论后,使学生对面具具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引发对这种古老艺术的浓厚兴趣,并在心里产生疑问:这么漂亮的面具是怎样做成的?从而为新课埋下伏笔,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知。

  2、展示不同的面具,开阔视野。

  (1)引导学生欣赏书上的面具,了解所学内容。

  (2)播放幻灯,介绍温巴面具傩戏面具和非洲面具。并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说明面具的起源和在当时的作用。

  (3)启发提问:面具在现在还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后幻灯展示京剧面具、舞会面具和小朋友做的节日面具。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宽创作思路。认识制作面具就是通过对人或动物面目的夸张变形,促使学生对面具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教师示范

  要使学生在制作时快速高效,首先要让他们对整个绘制过程在脑海中形成连贯的画面。因此我出示一些面具的范本,启发提问:你喜欢哪件作品?如果让你做你打算做什么样子的?讨论后把面具的制作过程在学生面前演示出来,学生归纳制作步骤。

  4、学生动手制作面具

  当学生领会了面具质朴、古拙的原始美之后,要给学生提供创造美的舞台,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有趣的面具,在作业实践中感受自身的智慧,这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制作。

  5、展示作品

  展示学生作业时,师生互动评价作品的设计构思、着色特点。

  6、课外拓展

  首先对学生这节课的学习进行肯定,然后课外拓展:利用废弃材料做面具,变废为宝,节约资源。

  篇3:小学三年级美术说课稿精选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三原色的知识。美术教案-魔幻的颜色

  2、在三原色的相互流动中,观察色彩的变化。

  3、训练学生的调色、用色的能力。美术教案-魔幻的颜色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观察三原色在相互流动中的色彩变化。

  2、引导学生进行色彩的调和、搭配。

  3、培养学生爱色彩、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组织学生动手实践。

  2、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

  3、水粉、水彩的调色技巧。

  教学工具、材料:

  1、水粉、水彩颜料。

  2、调色盘、笔。

  3、装水的杯子。

  4、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教师从生活中入手,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所认识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学生中进行交流、探讨、加深学生对颜色的印象。为教师讲解色彩知识做好准备。

  2、从学生的发言、交流中,教师进行补充、归纳讲解,并出示课题——“魔幻的颜色”。

  二、实践授新

  1、老师用透明的杯子,分别装进调好的三原色的色水,然后现场分别进行混合实验:“红+兰=?”“红+黄=?”“黄+兰=?”,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色彩有何变化?鼓励学生发言、交流,加深学生对色彩变化的实践过程印象。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