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课件

三年级语文《争吵》优秀教学设计

作者:opple 时间:2022-12-26 阅读:()

  d.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克莱谛对“我”行为感到伤心。)

  e.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

  (3)过渡:吵架过后,一个感到后悔,一个感到悲哀。下面看看他们的对话。

  出示:

  他又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我回答说:“我也等着你。”

  a.克莱谛和“我”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两个人想的一样吗?(说法一样想法不一样:克莱谛说“在外边等你”,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边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

  b.引导学生读好他们的对话。(同桌合作练读对话,找同桌两人朗读)

  (4)我一边想着怎样应对克莱谛一边听课,你想此时的我 能听进老师的讲课吗?(不能)

  a.“毕竟”怎么理解?(到底)

  b.联系实际,谈想法:课堂上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心里什么感觉?(学生可能说出时间过的慢之类的话)

  过渡:克莱谛将会采取怎样的方式对待“我”,事情的结果怎样,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3.学习第三部分(第9-13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9-13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重点汇报交流以下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用“终于挨到了放学”?说明什么?(“终于、挨”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想的只是防御。)

  ②当“我”向克莱谛举起尺子时,克莱谛是怎样做的?

  出示: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

  ③这是什么描写?(表情、动作、语言)通过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克莱谛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哪些词可以体现出来?(说明克莱谛宽容、友爱待人,通过“微笑”“温和”两词体现出来。)

  ④“我”为什么两次说“再也不了”?

  (是因为自己内心激动,“我”被克莱谛的宽容、友爱精神所感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3)指导分角色朗读(9-13自然段),要读出克莱谛的真挚感情,读出“我”的高兴之情。

  4.学习第四部分(14自然段)

  过渡:我和克莱谛和好了,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本来想让父亲高兴一下,没想到父亲却严厉地批评了我。

  出示: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1)自己读读父亲的话,你体会出什么?(你如果错了,就要勇于承认错误,“第一个伸过手去”,请求对方原谅;你错了,别人没打你,你不应该“举起尺子”防御。)

  (2)你们的体会很深刻,其实父亲的话在文中不止一次的出现,还有两处,快速浏览找出父亲的话。

  a.学生说,教师出示父亲的话。

  应该知错认错。

  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b.你再来读读父亲的话。有什么新的体会吗?(知道自己错了,要承认错误;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不能还手,只能防御。)

  (3)小结:父亲的话说了四方面的意思:要知错,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认错,要主动向别人认错,请求对方的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不能还手,只能防御;别人没打你,你不应该防御。

  (4)最后让我们齐读一遍父亲的话,记住父亲的教诲,学生齐读。

三、拓展延伸,升华理解

  1.课文学完了,那么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呢?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谈观点。

  2.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板书:互相宽容、团结友爱)

  3.总结:课文虽然讲了一件平凡小事,却告诉了我们要宽以待人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宽容别人,与别人团结友爱,做一个人人喜欢的人。

四、课后作业

  1.抄写父亲说的话。

  2.小练笔:写一写你和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

  3.推荐阅读《爱的教育》。

板书设计:

  争吵

  我—————克莱谛

  和好

  相互宽容 团结友爱(红笔 )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