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教案及说课稿

作者:opple 时间:2022-12-08 阅读:()

  结合全文来思考,这一叹,叹出了周瑜当时怎样的情感态度?

  佩服、恼怒、心有不甘、无可奈何!朗读这段话!读出周瑜的感叹中的“无奈、佩服、恼怒、心有不甘”来!

  二、布置拓展阅读

  本次诸葛亮给了要加害诸葛亮的周瑜不小的教训,此后的教训还多着呢。《三国演义》中,有的情节“诸葛亮三气周瑜”,怎么气的?气到什么程度?请同学们去读三国演义,找到有关章节,一睹为快!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3.学会“妒、督、寨、擂、呐、丞”等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瑜、幔”等生字。

  教学重点:

  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有条件的,阅读《三国演义》第42回至第46回。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以及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

  教师准备

  制作本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三国,导新课

  师: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这部书或电视剧吗?(看过)那你最喜欢三国里的那些人物?(学生发言)

  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喜欢诸葛亮,谁能说说喜欢他的理由吗?(学生各抒己见)如: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等。

  今天咱们学的这篇课文也和诸葛亮有关。板书:草船借箭(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大多数同学对《三国演义》中的一些故事和人物有些初步了解。老师抓住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更能激发他们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下面再请大家自由的读读课文找出借箭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的段落。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些什么?

  1.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汇报交流

  (1)理清借箭的原因(1—2自然段)经过(3—5自然段)结果(6—9自然段)

  (2)、概括课文大意。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这篇课文主要讲周瑜由于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只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

  师:难怪周瑜长叹一声(出示句子:“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过他呀!”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为探究性学习作好了铺垫}

  三、合作探究,领悟神机妙算,感悟人物形象

  师: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课文中的那些地方得到了充分体现?

  1.学生默读课文把认为最能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用波浪线画下来。

  2.小组互动,快速讨论、交流,准备汇报。

  3.全班互动,交流研究成果。引导品读感悟。

  ——算天

  (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

  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暗自高兴,因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在三天前就已料到的。)

  “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

  ②但是光读这句,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出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此句,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读中悟出诸葛亮之所以敢立下军令状,是因为他在三天前就算准了这场雾。)

  怪不得周瑜长叹道:“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比不过他。(齐读)”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